历史十大加密黑客攻击事件

新手3/19/2025, 7:03:15 AM
本文将深入解析历史上十大最震惊的加密黑客攻击事件。我们将详细介绍背后的知名黑客组织、常见的网络攻击手法、以及洗钱的复杂方式。此外,本文还将对比传统黑客与加密世界黑客的不同之处,最后为个人投资者提供有价值的安全建议,帮助用户规避潜在的风险。

概述

加密货币的崛起带来了财富与创新,但也伴随着巨大的安全风险。黑客攻击一直是加密行业的一个顽疾,数十亿美元的资产在过去十年中被盗。以下是历史上十大最具影响力的加密黑客攻击事件,都对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比如,2024年,加密货币平台遭受的黑客攻击造成了22亿美元的损失,同比增长约21.07%。尽管在2024年初至7月之间黑客活动激增,尤其是朝鲜黑客的攻击导致盗取了超过13.4亿美元,约占总损失的61%。


来源:https://www.chainalysis.com/blog/crypto-hacking-stolen-funds-2025/

十大加密黑客攻击

全球加密货币领域经历了多起重大黑客攻击事件,其中损失金额最高的是2025年2月发生的Bybit黑客攻击,损失高达14.6亿美元,黑客通过复杂的钓鱼攻击和智能合约漏洞从ETH冷钱包窃取资金。紧随其后的是2022年3月的Ronin网络攻击,损失6.25亿美元,黑客通过控制Axie Infinity侧链的验证节点盗取大量以太币和USDC。

其他重大攻击还包括2021年的Poly Network跨链桥漏洞攻击(6.11亿美元)、2022年的Binance BNB Bridge漏洞攻击(5.69亿美元)、2018年的Coincheck攻击(5.34亿美元),以及2014年Mt. Gox攻击(4.73亿美元)。

此外,还有FTX、Wormhole、DMM Bitcoin和KuCoin等平台遭遇黑客攻击,尽管一些损失已通过保险和补偿措施得以部分恢复。这些事件突显了加密货币领域安全风险的严重性。


来源:https://cointelegraph.com/news/kucoin-ceo-says-insurance-covered-16-of-losses-from-285m-hack-in-2020

影响和前景预测

1. 事件总体趋势与行业安全痛点

(1)跨链桥成为高危目标:

跨链桥因其复杂性和高价值资产流动,成为黑客攻击的重点目标。跨链桥的设计需要在多链之间协调,增加了漏洞出现的概率。


来源:https://www.reuters.com/technology/how-hackers-stole-613-million-crypto-tokens-poly-network-2021-08-12/

突出事件:

Poly Network(2021):6.13亿美元被盗,凸显跨链智能合约漏洞的风险。

Binance BNB Bridge(2022):约5.7亿美元资产损失,黑客利用验证漏洞进行攻击。

Wormhole(2022):3.26亿美元被盗,攻击者绕过智能合约验证机制。

行业影响:

促使跨链桥安全设计升级,引入多重签名、多方计算(MPC)等技术。

部分项目转向以Rollup和原生互操作性(如LayerZero)替代传统跨链桥模式。


来源:https://www.halborn.com/blog/post/explained-the-wormhole-hack-february-2022

(2)冷/热钱包管理不足:

即使是冷钱包也并非绝对安全。黑客通过钓鱼、社交工程或内部权限漏洞,仍能突破防御。此外,热钱包因实时连接网络,始终是高风险区域。

突出事件

Bybit(2025)(预期):交易所因钱包管理失误遭遇攻击,具体损失未知。

Coincheck(2018):5.34亿美元NEM被盗,因热钱包未采取多重签名防护。

KuCoin(2020):2.8亿美元被盗,黑客通过私钥泄露控制热钱包。

行业影响

交易所强化冷钱包使用比例,普及多重签名和硬件安全模块(HSM)。

启动“Proof of Reserves”机制,增强透明度,减少用户对中心化存储的担忧。


来源:https://www.ic3.gov/PSA/2025/PSA250226

(3)侧链与新技术的脆弱性:

Ronin网络(2022)攻击揭示了侧链和新兴技术在验证机制上的薄弱环节。区块链游戏和侧链因其去中心化程度较低,容易被黑客通过控制少数节点实现攻击。

突出事件:

Ronin网络(2022):黑客控制9个验证者中的5个,盗取6.2亿美元。

行业影响:

项目方加强去中心化验证机制,如增加节点数量、提升共识安全性。

游戏和NFT等侧链项目转向Layer 2方案,如Arbitrum、Optimism等。


来源:https://www.technologyreview.com/2022/04/15/1050259/a-620-million-hack-just-another-day-in-crypto/

(4)中心化交易所的系统性风险:

中心化交易所(CEX)因其集中化特性,天然面临管理漏洞、内部作恶或外部攻击的风险。

突出事件:

Mt. Gox(2014):85万枚比特币(约47亿美元)被盗,震撼市场。

FTX(2022):管理层作恶,导致客户资产损失80亿美元。

DMM Bitcoin(2024):交易所安全漏洞导致大量资产被盗。

行业影响

交易所接受更严格的监管,须证明储备金,采用资产隔离管理。

用户转向去中心化交易所(DEX),推动自托管钱包需求上升。


来源:https://www.cnbc.com/2022/12/18/how-sam-bankman-fried-ran-8-billion-fraud-government-prosecutors.html

这些事件集体推动了行业对安全问题的重视。从技术层面看,行业开始加大对钱包管理、智能合约审计、跨链桥安全设计的投入;从管理层面看,中心化平台被迫加强内部权限控制和员工培训。然而,安全问题仍然是行业发展的核心瓶颈,尤其是在新技术快速迭代的背景下。

2. 监管趋势与合规化的加速

黑客攻击事件直接导致监管机构的关注度提升,尤其是在损失金额巨大、影响广泛的事件(如Mt. Gox、FTX)之后,全球监管趋势呈现以下特点:

早期监管空白到逐步完善:

Mt. Gox事件(2014)发生时,全球对加密行业的监管几乎为零,导致投资者损失难以追回。而到了2020年代,日本(Coincheck事件后)、欧盟(MiCA框架)、美国(FTX事件后SEC加强执法)等地开始制定更细化的监管规则,要求交易所实施KYC/AML、资金隔离存储,并定期接受审计。


来源:https://www.fsa.go.jp/en/news/2022/20221207/01.pdf

跨链桥与DeFi监管的探索:

Poly Network、Wormhole等跨链桥攻击事件暴露了去中心化金融(DeFi)领域的监管盲区。未来监管机构可能会尝试通过技术手段(如链上追踪)或立法手段(如强制披露协议开发者身份)来规范DeFi,同时避免扼杀创新。

冷/热钱包管理规范:

Bybit(2025)、KuCoin(2020)等事件推动了监管机构对钱包管理的关注。未来可能出现强制性要求,例如交易所需将一定比例资产存储在冷钱包中,或定期公开资金储备证明。

影响:

监管的加强短期内可能增加合规成本,尤其是对中小型交易所而言,但长期来看有助于行业规范化,减少系统性风险。例如,日本在Coincheck事件后加强监管,推动了冷存储技术的普及;而FTX事件则促使全球对中心化平台的透明度要求提高。

3. 行业信任重建路径

黑客攻击事件对投资者信任的打击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在Mt. Gox、FTX等事件导致大规模用户损失后。信任重建需要从技术和制度两方面入手:

技术透明性提升:

KuCoin(2020)、Wormhole(2022)等事件后,部分资金通过链上追踪或协议漏洞修复得以恢复,表明区块链的透明性在危机处理中具有优势。未来,链上证明(Proof of Reserves)可能成为行业标准,中心化平台需定期公开资产储备,增强用户信心。


来源:https://www.gate.io/proof-of-reserves?ch=GM_Reservesblock_20250122&utm_campaign=TR_eiQbOtWr&utm_content=&utm_medium=PR&utm_source=CH_l3hBY9KM&utm_term=

赔偿与保险机制:

Coincheck(2018)、DMM Bitcoin(2024)通过自有资金或保险赔偿用户,缓解了部分信任危机。这表明,建立行业保险基金或强制性赔偿机制可能是未来的趋势。例如,类似传统金融的存款保险制度可能在加密行业中逐步推广。


来源:https://relminsurance.com/relm-launches-industry-first-bitcoin-denominated-insurance-policy-for-bitcoin-miners/

去中心化趋势的推动:

Ronin网络(2022)事件后,行业开始重新审视去中心化验证机制的必要性。未来,随着去中心化交易所(DEX)和自托管钱包的普及,用户对中心化平台的依赖可能减少,从而分散风险。

信任重建是一个长期过程。短期内,投资者可能会更倾向于选择头部交易所或完全去中心化的解决方案;长期看,行业若能通过技术创新和自律机制减少黑客攻击的发生频率,信任危机或将逐步缓解。

知名加密黑客组织

加密货币领域的黑客攻击通常涉及复杂的网络犯罪组织,这些组织利用技术漏洞、社会工程和其他手段窃取资金。

以下是一些在加密货币领域中较为知名的黑客组织,基于公开报道和历史事件总结。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组织的具体身份和归属往往难以完全确认,部分归属可能基于推测。

以上组织在加密货币领域的影响不同,有些(如Lazarus Group)以直接窃取加密资产为主,有些(如DarkSide、REvil)更多通过勒索软件间接涉及加密货币。这些组织的归属和活动细节往往基于公开报道、执法机构声明或安全公司分析,具体身份可能存在争议。

需要注意的是,加密黑客攻击的幕后组织往往隐藏得较深,归因可能受到政治或其他因素影响。此外,随着技术发展,新的黑客组织可能不断出现,加密货币领域的安全挑战仍将持续。


来源:https://www.channelfutures.com/security/colonial-pipeline-just-the-latest-victim-in-darkside-ransomware-crime-spree

网络攻击和防御措施

黑客攻击可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包括网络钓鱼、恶意软件、勒索软件、拒绝服务、SQL注入、智能合约漏洞以及51%攻击等。每种攻击方式都可能导致资金丢失或系统崩溃。

但可以通过防御措施如双因素身份验证、防病毒软件、备份钱包、使用加密网络、定期安全审计等减少风险。



来源:https://cointelegraph.com/learn/articles/8-most-common-cyberattacks-and-how-to-prevent-them

洗钱方式和防御措施

洗钱方式包括混币器、跨链桥、去中心化交易所(DEX)、场外交易(OTC)、批量交易和交易所拆分。

防御措施包括使用多个钱包地址、定期检查交易历史、检查跨链桥安全性、选择信誉高的DEX平台、验证OTC交易对方身份、监控批量交易异常,以及加强交易所间资金流向监管。这些措施帮助识别并防止洗钱活动。


来源:https://home.treasury.gov/news/press-releases/jy1933

和传统黑客的对比

加密黑客攻击与传统黑客攻击在技术手段、攻击目标、影响范围及防御措施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加密黑客攻击侧重于通过区块链和加密货币漏洞获取资产,而传统黑客攻击更多依赖于传统IT基础设施的安全漏洞。

随着加密货币的普及,如何提升加密行业的安全性、加强监管以及提高用户的安全意识,将是减少此类攻击的关键。



来源:https://en.wikipedia.org/wiki/WannaCry_ransomware_attack

给个人投资者建议

1. 分散投资,降低风险

黑客攻击事件表明,单一平台或项目的安全漏洞可能带来重大损失。通过将资金分散至多个平台和项目,可以有效减轻单一事件对整体投资组合的影响,降低整体风险。

2. 选择安全性较高的平台

选择具备优良安全历史和技术保障的平台是减少风险的关键。优先考虑那些提供冷存储、双重认证(2FA)和资金保险等安全措施的平台,以确保资产的安全性。

用户应关注交易所是否采取冷存储(将大多数资产离线存储)、多重签名钱包、保险基金(如SAFU基金)以及财政储备等安全措施。

例如,截至2025年3月9日,Gate.io的财政储备为103.28 亿美元,充分展示了其在保障用户资金方面的实力。


来源:https://www.gate.io/proof-of-reserves/?ch=GM_Reservesblock_20250122&utm_campaign=TR_eiQbOtWr&utm_content=&utm_medium=PR&utm_source=CH_l3hBY9KM&utm_term= (2025年3月9日)

3. 了解并利用风险管理工具

使用交易所的保险基金、资产追踪技术等风险管理工具可以有效增强安全保障。选择那些能快速响应黑客攻击并具备追回资产能力的平台。

此外,启用双因素认证(2FA)增加账户安全,定期监控账户活动,及时发现可疑交易和潜在威胁。


来源:https://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com.google.android.apps.authenticator2&pli=1

4. 保持长期投资视角

尽管短期市场波动较大,但从长期来看,行业的安全性和技术将不断进步。选择那些能够应对市场波动,并从过去的攻击事件中汲取教训、提升安全防护的项目,能够为投资者带来更稳健的回报。

5. 警惕钓鱼攻击与社交工程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黑客的攻击手段也变得愈加复杂,尤其是通过社交工程手段(如钓鱼攻击)获取个人信息。投资者应增强安全意识,避免点击可疑链接或轻易分享个人信息,从而防范潜在的安全威胁。

6. 做好尽职调查,避免盲目投资

在投资前,务必充分了解项目的背景、团队以及其安全措施。避免盲目跟风或仅凭市场热度投资,选择那些具备强大技术能力并能有效应对安全挑战的项目。

7. 保持知识更新,关注行业动态

加密领域是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投资者需要持续更新对安全协议、市场动态和技术发展的认知。保持对行业变化的敏感,能够帮助你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做出更为明智的决策。

个人投资者应提高安全意识,谨慎选择平台,并通过分散投资、了解风险管理工具等措施降低风险。避免因单一攻击事件导致的重大损失,并保持长期投资视角,选择那些有能力应对挑战并不断提升安全防护的项目。

结语

加密货币行业的迅猛发展伴随着巨大的创新与财富机遇,但安全问题始终是其最大的挑战之一。历次重大黑客攻击不仅造成了数十亿美元的资产损失,也暴露了加密交易所、钱包和跨链技术等领域的安全漏洞。随着黑客手段日益精细,且背后往往涉及复杂的网络犯罪组织,如何增强安全防护措施,提升监管能力,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尽管如此,行业也在不断努力通过技术创新和防范机制提升安全性,例如通过智能合约审计、去中心化防御和加强员工安全培训等措施,力图降低风险并提升用户信任。

未来,随着技术的成熟和监管的完善,预计加密货币行业将更加安全且稳健,推动其走向更广阔的应用场景与社会接受度。然而,安全风险仍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长期挑战,只有行业各方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防止黑客攻击和洗钱等违法活动,确保加密货币市场健康发展。

المؤلف: Jones
المترجم: Paine
المراجع (المراجعين): Edward、Pow、Elisa
مراجع (مراجعو) الترجمة: Ashley、Joyce
* لا يُقصد من المعلومات أن تكون أو أن تشكل نصيحة مالية أو أي توصية أخرى من أي نوع تقدمها منصة Gate.io أو تصادق عليها .
* لا يجوز إعادة إنتاج هذه المقالة أو نقلها أو نسخها دون الرجوع إلى منصة Gate.io. المخالفة هي انتهاك لقانون حقوق الطبع والنشر وقد تخضع لإجراءات قانونية.

历史十大加密黑客攻击事件

新手3/19/2025, 7:03:15 AM
本文将深入解析历史上十大最震惊的加密黑客攻击事件。我们将详细介绍背后的知名黑客组织、常见的网络攻击手法、以及洗钱的复杂方式。此外,本文还将对比传统黑客与加密世界黑客的不同之处,最后为个人投资者提供有价值的安全建议,帮助用户规避潜在的风险。

概述

加密货币的崛起带来了财富与创新,但也伴随着巨大的安全风险。黑客攻击一直是加密行业的一个顽疾,数十亿美元的资产在过去十年中被盗。以下是历史上十大最具影响力的加密黑客攻击事件,都对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比如,2024年,加密货币平台遭受的黑客攻击造成了22亿美元的损失,同比增长约21.07%。尽管在2024年初至7月之间黑客活动激增,尤其是朝鲜黑客的攻击导致盗取了超过13.4亿美元,约占总损失的61%。


来源:https://www.chainalysis.com/blog/crypto-hacking-stolen-funds-2025/

十大加密黑客攻击

全球加密货币领域经历了多起重大黑客攻击事件,其中损失金额最高的是2025年2月发生的Bybit黑客攻击,损失高达14.6亿美元,黑客通过复杂的钓鱼攻击和智能合约漏洞从ETH冷钱包窃取资金。紧随其后的是2022年3月的Ronin网络攻击,损失6.25亿美元,黑客通过控制Axie Infinity侧链的验证节点盗取大量以太币和USDC。

其他重大攻击还包括2021年的Poly Network跨链桥漏洞攻击(6.11亿美元)、2022年的Binance BNB Bridge漏洞攻击(5.69亿美元)、2018年的Coincheck攻击(5.34亿美元),以及2014年Mt. Gox攻击(4.73亿美元)。

此外,还有FTX、Wormhole、DMM Bitcoin和KuCoin等平台遭遇黑客攻击,尽管一些损失已通过保险和补偿措施得以部分恢复。这些事件突显了加密货币领域安全风险的严重性。


来源:https://cointelegraph.com/news/kucoin-ceo-says-insurance-covered-16-of-losses-from-285m-hack-in-2020

影响和前景预测

1. 事件总体趋势与行业安全痛点

(1)跨链桥成为高危目标:

跨链桥因其复杂性和高价值资产流动,成为黑客攻击的重点目标。跨链桥的设计需要在多链之间协调,增加了漏洞出现的概率。


来源:https://www.reuters.com/technology/how-hackers-stole-613-million-crypto-tokens-poly-network-2021-08-12/

突出事件:

Poly Network(2021):6.13亿美元被盗,凸显跨链智能合约漏洞的风险。

Binance BNB Bridge(2022):约5.7亿美元资产损失,黑客利用验证漏洞进行攻击。

Wormhole(2022):3.26亿美元被盗,攻击者绕过智能合约验证机制。

行业影响:

促使跨链桥安全设计升级,引入多重签名、多方计算(MPC)等技术。

部分项目转向以Rollup和原生互操作性(如LayerZero)替代传统跨链桥模式。


来源:https://www.halborn.com/blog/post/explained-the-wormhole-hack-february-2022

(2)冷/热钱包管理不足:

即使是冷钱包也并非绝对安全。黑客通过钓鱼、社交工程或内部权限漏洞,仍能突破防御。此外,热钱包因实时连接网络,始终是高风险区域。

突出事件

Bybit(2025)(预期):交易所因钱包管理失误遭遇攻击,具体损失未知。

Coincheck(2018):5.34亿美元NEM被盗,因热钱包未采取多重签名防护。

KuCoin(2020):2.8亿美元被盗,黑客通过私钥泄露控制热钱包。

行业影响

交易所强化冷钱包使用比例,普及多重签名和硬件安全模块(HSM)。

启动“Proof of Reserves”机制,增强透明度,减少用户对中心化存储的担忧。


来源:https://www.ic3.gov/PSA/2025/PSA250226

(3)侧链与新技术的脆弱性:

Ronin网络(2022)攻击揭示了侧链和新兴技术在验证机制上的薄弱环节。区块链游戏和侧链因其去中心化程度较低,容易被黑客通过控制少数节点实现攻击。

突出事件:

Ronin网络(2022):黑客控制9个验证者中的5个,盗取6.2亿美元。

行业影响:

项目方加强去中心化验证机制,如增加节点数量、提升共识安全性。

游戏和NFT等侧链项目转向Layer 2方案,如Arbitrum、Optimism等。


来源:https://www.technologyreview.com/2022/04/15/1050259/a-620-million-hack-just-another-day-in-crypto/

(4)中心化交易所的系统性风险:

中心化交易所(CEX)因其集中化特性,天然面临管理漏洞、内部作恶或外部攻击的风险。

突出事件:

Mt. Gox(2014):85万枚比特币(约47亿美元)被盗,震撼市场。

FTX(2022):管理层作恶,导致客户资产损失80亿美元。

DMM Bitcoin(2024):交易所安全漏洞导致大量资产被盗。

行业影响

交易所接受更严格的监管,须证明储备金,采用资产隔离管理。

用户转向去中心化交易所(DEX),推动自托管钱包需求上升。


来源:https://www.cnbc.com/2022/12/18/how-sam-bankman-fried-ran-8-billion-fraud-government-prosecutors.html

这些事件集体推动了行业对安全问题的重视。从技术层面看,行业开始加大对钱包管理、智能合约审计、跨链桥安全设计的投入;从管理层面看,中心化平台被迫加强内部权限控制和员工培训。然而,安全问题仍然是行业发展的核心瓶颈,尤其是在新技术快速迭代的背景下。

2. 监管趋势与合规化的加速

黑客攻击事件直接导致监管机构的关注度提升,尤其是在损失金额巨大、影响广泛的事件(如Mt. Gox、FTX)之后,全球监管趋势呈现以下特点:

早期监管空白到逐步完善:

Mt. Gox事件(2014)发生时,全球对加密行业的监管几乎为零,导致投资者损失难以追回。而到了2020年代,日本(Coincheck事件后)、欧盟(MiCA框架)、美国(FTX事件后SEC加强执法)等地开始制定更细化的监管规则,要求交易所实施KYC/AML、资金隔离存储,并定期接受审计。


来源:https://www.fsa.go.jp/en/news/2022/20221207/01.pdf

跨链桥与DeFi监管的探索:

Poly Network、Wormhole等跨链桥攻击事件暴露了去中心化金融(DeFi)领域的监管盲区。未来监管机构可能会尝试通过技术手段(如链上追踪)或立法手段(如强制披露协议开发者身份)来规范DeFi,同时避免扼杀创新。

冷/热钱包管理规范:

Bybit(2025)、KuCoin(2020)等事件推动了监管机构对钱包管理的关注。未来可能出现强制性要求,例如交易所需将一定比例资产存储在冷钱包中,或定期公开资金储备证明。

影响:

监管的加强短期内可能增加合规成本,尤其是对中小型交易所而言,但长期来看有助于行业规范化,减少系统性风险。例如,日本在Coincheck事件后加强监管,推动了冷存储技术的普及;而FTX事件则促使全球对中心化平台的透明度要求提高。

3. 行业信任重建路径

黑客攻击事件对投资者信任的打击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在Mt. Gox、FTX等事件导致大规模用户损失后。信任重建需要从技术和制度两方面入手:

技术透明性提升:

KuCoin(2020)、Wormhole(2022)等事件后,部分资金通过链上追踪或协议漏洞修复得以恢复,表明区块链的透明性在危机处理中具有优势。未来,链上证明(Proof of Reserves)可能成为行业标准,中心化平台需定期公开资产储备,增强用户信心。


来源:https://www.gate.io/proof-of-reserves?ch=GM_Reservesblock_20250122&utm_campaign=TR_eiQbOtWr&utm_content=&utm_medium=PR&utm_source=CH_l3hBY9KM&utm_term=

赔偿与保险机制:

Coincheck(2018)、DMM Bitcoin(2024)通过自有资金或保险赔偿用户,缓解了部分信任危机。这表明,建立行业保险基金或强制性赔偿机制可能是未来的趋势。例如,类似传统金融的存款保险制度可能在加密行业中逐步推广。


来源:https://relminsurance.com/relm-launches-industry-first-bitcoin-denominated-insurance-policy-for-bitcoin-miners/

去中心化趋势的推动:

Ronin网络(2022)事件后,行业开始重新审视去中心化验证机制的必要性。未来,随着去中心化交易所(DEX)和自托管钱包的普及,用户对中心化平台的依赖可能减少,从而分散风险。

信任重建是一个长期过程。短期内,投资者可能会更倾向于选择头部交易所或完全去中心化的解决方案;长期看,行业若能通过技术创新和自律机制减少黑客攻击的发生频率,信任危机或将逐步缓解。

知名加密黑客组织

加密货币领域的黑客攻击通常涉及复杂的网络犯罪组织,这些组织利用技术漏洞、社会工程和其他手段窃取资金。

以下是一些在加密货币领域中较为知名的黑客组织,基于公开报道和历史事件总结。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组织的具体身份和归属往往难以完全确认,部分归属可能基于推测。

以上组织在加密货币领域的影响不同,有些(如Lazarus Group)以直接窃取加密资产为主,有些(如DarkSide、REvil)更多通过勒索软件间接涉及加密货币。这些组织的归属和活动细节往往基于公开报道、执法机构声明或安全公司分析,具体身份可能存在争议。

需要注意的是,加密黑客攻击的幕后组织往往隐藏得较深,归因可能受到政治或其他因素影响。此外,随着技术发展,新的黑客组织可能不断出现,加密货币领域的安全挑战仍将持续。


来源:https://www.channelfutures.com/security/colonial-pipeline-just-the-latest-victim-in-darkside-ransomware-crime-spree

网络攻击和防御措施

黑客攻击可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包括网络钓鱼、恶意软件、勒索软件、拒绝服务、SQL注入、智能合约漏洞以及51%攻击等。每种攻击方式都可能导致资金丢失或系统崩溃。

但可以通过防御措施如双因素身份验证、防病毒软件、备份钱包、使用加密网络、定期安全审计等减少风险。



来源:https://cointelegraph.com/learn/articles/8-most-common-cyberattacks-and-how-to-prevent-them

洗钱方式和防御措施

洗钱方式包括混币器、跨链桥、去中心化交易所(DEX)、场外交易(OTC)、批量交易和交易所拆分。

防御措施包括使用多个钱包地址、定期检查交易历史、检查跨链桥安全性、选择信誉高的DEX平台、验证OTC交易对方身份、监控批量交易异常,以及加强交易所间资金流向监管。这些措施帮助识别并防止洗钱活动。


来源:https://home.treasury.gov/news/press-releases/jy1933

和传统黑客的对比

加密黑客攻击与传统黑客攻击在技术手段、攻击目标、影响范围及防御措施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加密黑客攻击侧重于通过区块链和加密货币漏洞获取资产,而传统黑客攻击更多依赖于传统IT基础设施的安全漏洞。

随着加密货币的普及,如何提升加密行业的安全性、加强监管以及提高用户的安全意识,将是减少此类攻击的关键。



来源:https://en.wikipedia.org/wiki/WannaCry_ransomware_attack

给个人投资者建议

1. 分散投资,降低风险

黑客攻击事件表明,单一平台或项目的安全漏洞可能带来重大损失。通过将资金分散至多个平台和项目,可以有效减轻单一事件对整体投资组合的影响,降低整体风险。

2. 选择安全性较高的平台

选择具备优良安全历史和技术保障的平台是减少风险的关键。优先考虑那些提供冷存储、双重认证(2FA)和资金保险等安全措施的平台,以确保资产的安全性。

用户应关注交易所是否采取冷存储(将大多数资产离线存储)、多重签名钱包、保险基金(如SAFU基金)以及财政储备等安全措施。

例如,截至2025年3月9日,Gate.io的财政储备为103.28 亿美元,充分展示了其在保障用户资金方面的实力。


来源:https://www.gate.io/proof-of-reserves/?ch=GM_Reservesblock_20250122&utm_campaign=TR_eiQbOtWr&utm_content=&utm_medium=PR&utm_source=CH_l3hBY9KM&utm_term= (2025年3月9日)

3. 了解并利用风险管理工具

使用交易所的保险基金、资产追踪技术等风险管理工具可以有效增强安全保障。选择那些能快速响应黑客攻击并具备追回资产能力的平台。

此外,启用双因素认证(2FA)增加账户安全,定期监控账户活动,及时发现可疑交易和潜在威胁。


来源:https://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com.google.android.apps.authenticator2&pli=1

4. 保持长期投资视角

尽管短期市场波动较大,但从长期来看,行业的安全性和技术将不断进步。选择那些能够应对市场波动,并从过去的攻击事件中汲取教训、提升安全防护的项目,能够为投资者带来更稳健的回报。

5. 警惕钓鱼攻击与社交工程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黑客的攻击手段也变得愈加复杂,尤其是通过社交工程手段(如钓鱼攻击)获取个人信息。投资者应增强安全意识,避免点击可疑链接或轻易分享个人信息,从而防范潜在的安全威胁。

6. 做好尽职调查,避免盲目投资

在投资前,务必充分了解项目的背景、团队以及其安全措施。避免盲目跟风或仅凭市场热度投资,选择那些具备强大技术能力并能有效应对安全挑战的项目。

7. 保持知识更新,关注行业动态

加密领域是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投资者需要持续更新对安全协议、市场动态和技术发展的认知。保持对行业变化的敏感,能够帮助你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做出更为明智的决策。

个人投资者应提高安全意识,谨慎选择平台,并通过分散投资、了解风险管理工具等措施降低风险。避免因单一攻击事件导致的重大损失,并保持长期投资视角,选择那些有能力应对挑战并不断提升安全防护的项目。

结语

加密货币行业的迅猛发展伴随着巨大的创新与财富机遇,但安全问题始终是其最大的挑战之一。历次重大黑客攻击不仅造成了数十亿美元的资产损失,也暴露了加密交易所、钱包和跨链技术等领域的安全漏洞。随着黑客手段日益精细,且背后往往涉及复杂的网络犯罪组织,如何增强安全防护措施,提升监管能力,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尽管如此,行业也在不断努力通过技术创新和防范机制提升安全性,例如通过智能合约审计、去中心化防御和加强员工安全培训等措施,力图降低风险并提升用户信任。

未来,随着技术的成熟和监管的完善,预计加密货币行业将更加安全且稳健,推动其走向更广阔的应用场景与社会接受度。然而,安全风险仍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长期挑战,只有行业各方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防止黑客攻击和洗钱等违法活动,确保加密货币市场健康发展。

المؤلف: Jones
المترجم: Paine
المراجع (المراجعين): Edward、Pow、Elisa
مراجع (مراجعو) الترجمة: Ashley、Joyce
* لا يُقصد من المعلومات أن تكون أو أن تشكل نصيحة مالية أو أي توصية أخرى من أي نوع تقدمها منصة Gate.io أو تصادق عليها .
* لا يجوز إعادة إنتاج هذه المقالة أو نقلها أو نسخها دون الرجوع إلى منصة Gate.io. المخالفة هي انتهاك لقانون حقوق الطبع والنشر وقد تخضع لإجراءات قانونية.
ابدأ التداول الآن
اشترك وتداول لتحصل على جوائز ذهبية بقيمة
100 دولار أمريكي
و
5500 دولارًا أمريكيًا
لتجربة الإدارة المالية الذهبي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