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穩定幣監管新紀元:從沙盒到條例2025年5月,香港立法會正式通過《穩定幣條例》,標志着香港成爲全球首個爲法幣抵押型穩定幣建立全面監管框架的司法管轄區。該條例預計將在今年內正式生效,合規的香港穩定幣有望於年底前落地。條例規定,在香港發行穩定幣、在香港或香港以外發行錨定港元的穩定幣,以及向香港公衆積極推廣其發行的穩定幣,這三類活動須獲取牌照。穩定幣發行方必須向香港金融管理局申請牌照,最低註冊資本2500萬港元。對持牌人的主要要求包括:維持穩健的穩定幣機制,確保儲備資產優質且高流動性;允許持有人按面額無費用贖回穩定幣;符合打擊洗錢、風險管理、披露及審計等要求;必須在持牌虛擬資產交易平台進行交易。在立法之前,香港金管局於2024年3月推出了穩定幣發行人沙盒,讓有意在香港發行穩定幣的機構測試運作計劃並就監管要求進行雙向溝通。參與沙盒測試的三組機構包括京東幣鏈科技、圓幣創新科技,以及由渣打香港、安擬集團和香港電訊組成的團體。這些參與者很可能獲得首批穩定幣牌照。香港積極推動穩定幣監管的背景包括:一方面,全球穩定幣市場規模持續擴大,交易量已超過傳統支付巨頭,有必要建立明確的監管框架;另一方面,美國參議院近期通過《2025年美國穩定幣創新指導與建立法案》,強調美元在全球穩定幣中的主導地位,這無疑給其他地區的穩定幣立法帶來挑戰。在推進穩定幣監管的同時,香港還需要考慮如何平衡監管力度與企業合規成本,以及如何創造港元穩定幣的應用場景。發展實物資產代幣化(RWA)或許是一個重要方向,可以爲穩定幣提供優質的交易標的,推動加密市場脫虛向實。總的來說,香港通過《穩定幣條例》向世界展示了其開放創新的態度,有望進一步鞏固其國際金融中心和加密資產樞紐的地位。然而,如何在監管與創新之間找到平衡,如何培育本地穩定幣生態,仍需要監管者和市場參與者的共同努力。
香港通過穩定幣條例 開創全球監管新格局
香港穩定幣監管新紀元:從沙盒到條例
2025年5月,香港立法會正式通過《穩定幣條例》,標志着香港成爲全球首個爲法幣抵押型穩定幣建立全面監管框架的司法管轄區。該條例預計將在今年內正式生效,合規的香港穩定幣有望於年底前落地。
條例規定,在香港發行穩定幣、在香港或香港以外發行錨定港元的穩定幣,以及向香港公衆積極推廣其發行的穩定幣,這三類活動須獲取牌照。穩定幣發行方必須向香港金融管理局申請牌照,最低註冊資本2500萬港元。
對持牌人的主要要求包括:維持穩健的穩定幣機制,確保儲備資產優質且高流動性;允許持有人按面額無費用贖回穩定幣;符合打擊洗錢、風險管理、披露及審計等要求;必須在持牌虛擬資產交易平台進行交易。
在立法之前,香港金管局於2024年3月推出了穩定幣發行人沙盒,讓有意在香港發行穩定幣的機構測試運作計劃並就監管要求進行雙向溝通。參與沙盒測試的三組機構包括京東幣鏈科技、圓幣創新科技,以及由渣打香港、安擬集團和香港電訊組成的團體。這些參與者很可能獲得首批穩定幣牌照。
香港積極推動穩定幣監管的背景包括:一方面,全球穩定幣市場規模持續擴大,交易量已超過傳統支付巨頭,有必要建立明確的監管框架;另一方面,美國參議院近期通過《2025年美國穩定幣創新指導與建立法案》,強調美元在全球穩定幣中的主導地位,這無疑給其他地區的穩定幣立法帶來挑戰。
在推進穩定幣監管的同時,香港還需要考慮如何平衡監管力度與企業合規成本,以及如何創造港元穩定幣的應用場景。發展實物資產代幣化(RWA)或許是一個重要方向,可以爲穩定幣提供優質的交易標的,推動加密市場脫虛向實。
總的來說,香港通過《穩定幣條例》向世界展示了其開放創新的態度,有望進一步鞏固其國際金融中心和加密資產樞紐的地位。然而,如何在監管與創新之間找到平衡,如何培育本地穩定幣生態,仍需要監管者和市場參與者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