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lajaran 3

迷因币交易中的风险与挑战

本模块将重点讲解迷因币交易中最常见且破坏性最大的风险类型。从"地毯式跑路"(rug pull)、"拉盘砸盘"(pump-and-dump)到内幕交易和币价的突然崩盘,迷因币交易活动普遍缺乏传统金融市场中的安全机制。这些风险因迷因币生态普遍去中心化的特性而被进一步放大,使得恶意行为更容易实施,且难以追责。本模块还将指出像 Pump.fun 这样的平台如何极大地降低了代币创建门槛,使诈骗行为具备快速扩张的可能性。投资者需要意识到迷因币市场操纵的门槛之低,以及为何亏损往往来得突然,且几乎无从挽回。

识别“地毯式跑路”与诈骗行为

投资迷因币伴随着显著风险,其中最严重的就是“地毯式跑路”和“拉盘砸盘”等常见诈骗手法。这类欺诈行为可能导致毫无戒心的投资者蒙受重大经济损失。

“地毯式跑路”是指加密货币项目的开发者在吸引投资者后,突然将流动性池中的资金全部提走,导致投资者手中的代币瞬间变得一文不值。这类骗局在去中心化金融(DeFi)平台上尤为常见,因为在这些平台上创建和上线新代币的门槛极低、监管极少。项目方常常先通过大量宣传吸引投资者入场,等资金积累到一定规模后便迅速“消失”,携款而逃。这种行为利用了加密社区中对新项目的信任与热情,提醒我们在投资前务必保持警觉。

“拉盘砸盘”则是一种价格操控手法,作恶者通过误导性宣传或夸张推广,人为拉高某种加密货币的价格。当价格上涨、吸引大量散户买入后,这些人便会抛售自己手中的代币,从而造成价格暴跌,导致其他投资者遭受严重亏损。这类操作充分利用了加密市场本身的投机属性,风险极高。

随着迷因币数量快速增长,此类诈骗行为也日益频繁。以 2025 年初推出的 $TRUMP 迷因币为例,它虽然与美国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相关联,但其发行结构引发了业内人士与法律专家的担忧。项目方持有大量代币,存在市场操纵与利益冲突的嫌疑。类似地,其他由名人背书的迷因币也不断涌现,但大多缺乏透明度与问责机制,使得诈骗风险进一步上升。

因此,投资者在进入迷因币市场之前,应做好充分的尽职调查。建议核查开发团队的背景、项目的透明程度及代币是否具有实质用途。同时,对那些承诺“暴利回报”或缺乏明确目标的项目要格外警惕,以降低陷入骗局的可能性。

尽管各国监管机构正在加紧审查加密市场,以应对这些挑战,但由于加密货币本身具有高度去中心化与全球流通的特点,实际执法仍面临较大难度。因此,投资者必须保持高度警惕,持续学习并获取信息,才能更安全地在迷因币这一复杂多变的市场中进行交易。

市场操纵与拉盘砸盘(Pump and Dump)行为

迷因币尤其容易受到市场操纵的影响,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拉盘砸盘”(pump-and-dump)操作。在这种模式下,操盘者通过协同买入和有组织的宣传手段,刻意拉高代币价格,制造出市场需求旺盛的假象。一旦价格飙升并吸引了毫无戒心的投资者入场,这些操盘者便会抛售所持代币,导致价格暴跌,最终使后进入的投资者遭受重大损失。这种手法正是利用了迷因币市场中普遍存在的投机情绪。

“刷单交易”(wash trading)也是另一种常见的操纵手段,广泛影响着迷因币市场。所谓刷单交易,是指某一主体在市场上同时买入并卖出同一资产,从而制造虚假的交易量。这种行为会误导投资者,以为该代币流动性高、人气旺,从而在误判的基础上入场。例如,Gotbit 创始人 Aleksei Andriunin 曾因参与刷单交易操纵代币交易量,并试图借此获取主流交易所上线机会,被控市场操纵与电信诈骗罪名,并最终认罪。

内幕交易同样是迷因币市场中的一大风险。有些人掌握即将发生的项目上线或合作信息,可能会提前进行有利交易,严重破坏市场的公平性,使普通投资者处于劣势。加密货币市场本身的去中心化与缺乏透明度,让此类行为更难被识别和追责。

像 Pump.Fun 这类平台也因涉嫌助长操纵行为而备受审视。该平台于 2024 年 1 月上线,允许用户轻松创建和交易迷因币。然而,其平台机制曾被批评为可能助长“拉盘砸盘”等短期投机行为。针对 Pump.Fun 的一项集体诉讼指控其为未注册证券发行方,且对迷因币交易相关风险存在误导性宣传。

在这些平台上,大量低质量或毫无实际价值的代币被快速创建和推广,导致整个市场充斥着难以辨别的投机项目。这种环境为操控行为提供了温床,也使投资者难以进行全面的尽调,从而暴露在更高的财务风险之中。

监管机构正逐步加强对这些操纵行为的打击力度。美国司法部(DOJ)与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已对多家涉嫌刷单交易及其他操纵行为的机构展开调查,并明确将此类活动视为阻碍数字资产合法化发展的主要障碍。

因此,投资者应时刻保持警觉,对那些价格和交易量突然飙升、缺乏合理解释的代币保持高度怀疑。投资前应深入研究项目的基本面、了解开发团队背景,并警惕那些在社交媒体上被过度宣传的项目,这些都是降低被操纵行为伤害的关键。

迷因币如何在瞬间失去全部价值

迷因币本身波动性极高,常常在极短时间内出现剧烈贬值,甚至一夜之间变得一文不值。这类现象通常源于投机交易、缺乏实际用途以及对市场情绪的高度依赖等多种因素的叠加。

名人背书或热点事件往往会短时间内推动价格暴涨,随后又引发剧烈下跌。例如与美国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相关联的 $TRUMP 代币,在上线初期市值迅速飙升至 140 亿美元。然而,这种涨势非常短暂,之后代币价值从历史高点暴跌了 85%。

技术层面的漏洞也可能导致价值瞬间归零。例如 Four.Meme 平台就曾因流动性机制存在缺陷而遭遇多次攻击。黑客利用这些漏洞绕过转账限制,操控流动性池中的价格,最终造成投资者遭受重大损失。

迷因币创建与推广的门槛极低,也进一步加剧了其价格不稳定的特性。像 Pump.Fun 这样的工具让数百万个迷因币得以快速上线,其中大多数缺乏真正的开发支持或实际应用价值。市场因此被大量高度投机、极易贬值的代币所淹没。

此外,投资者还可能因代币创始人的行为而遭遇损失。在某些项目中,开发者持有大量代币供应,这不仅引发市场操控的担忧,也带来明显的利益冲突。例如 $TRUMP 代币的创始团队就掌握了 80% 的代币总量,引发了支持者对财务风险的严重担忧。

由于迷因币市场缺乏监管和监督,这些风险进一步加剧。在没有明确的指导方针和投资者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市场容易受到操纵行为和突然崩盘的影响。这种环境凸显了开展尽职调查和采取谨慎投资策略的重要性。

亮点

  • 迷因币中”地毯式跑路”频繁发生,开发者抽走流动性后直接放弃项目。
  • 刷单交易与内幕操作扭曲了交易量与价格信号,误导新入场投资者。
  • 像 Pump.fun 这样的平台被指与市场操纵有关,并面临法律审查。
  • 迷因币可能因开发者抛售、技术漏洞或市场情绪转变而在一夜之间暴跌。
  • 迷因币市场基本处于无监管状态,投资者常面临高频率的诈骗风险。
Pernyataan Formal
* Investasi Kripto melibatkan risiko besar. Lanjutkan dengan hati-hati. Kursus ini tidak dimaksudkan sebagai nasihat investasi.
* Kursus ini dibuat oleh penulis yang telah bergabung dengan Gate Learn. Setiap opini yang dibagikan oleh penulis tidak mewakili Gate Learn.
Katalog
Pelajaran 3

迷因币交易中的风险与挑战

本模块将重点讲解迷因币交易中最常见且破坏性最大的风险类型。从"地毯式跑路"(rug pull)、"拉盘砸盘"(pump-and-dump)到内幕交易和币价的突然崩盘,迷因币交易活动普遍缺乏传统金融市场中的安全机制。这些风险因迷因币生态普遍去中心化的特性而被进一步放大,使得恶意行为更容易实施,且难以追责。本模块还将指出像 Pump.fun 这样的平台如何极大地降低了代币创建门槛,使诈骗行为具备快速扩张的可能性。投资者需要意识到迷因币市场操纵的门槛之低,以及为何亏损往往来得突然,且几乎无从挽回。

识别“地毯式跑路”与诈骗行为

投资迷因币伴随着显著风险,其中最严重的就是“地毯式跑路”和“拉盘砸盘”等常见诈骗手法。这类欺诈行为可能导致毫无戒心的投资者蒙受重大经济损失。

“地毯式跑路”是指加密货币项目的开发者在吸引投资者后,突然将流动性池中的资金全部提走,导致投资者手中的代币瞬间变得一文不值。这类骗局在去中心化金融(DeFi)平台上尤为常见,因为在这些平台上创建和上线新代币的门槛极低、监管极少。项目方常常先通过大量宣传吸引投资者入场,等资金积累到一定规模后便迅速“消失”,携款而逃。这种行为利用了加密社区中对新项目的信任与热情,提醒我们在投资前务必保持警觉。

“拉盘砸盘”则是一种价格操控手法,作恶者通过误导性宣传或夸张推广,人为拉高某种加密货币的价格。当价格上涨、吸引大量散户买入后,这些人便会抛售自己手中的代币,从而造成价格暴跌,导致其他投资者遭受严重亏损。这类操作充分利用了加密市场本身的投机属性,风险极高。

随着迷因币数量快速增长,此类诈骗行为也日益频繁。以 2025 年初推出的 $TRUMP 迷因币为例,它虽然与美国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相关联,但其发行结构引发了业内人士与法律专家的担忧。项目方持有大量代币,存在市场操纵与利益冲突的嫌疑。类似地,其他由名人背书的迷因币也不断涌现,但大多缺乏透明度与问责机制,使得诈骗风险进一步上升。

因此,投资者在进入迷因币市场之前,应做好充分的尽职调查。建议核查开发团队的背景、项目的透明程度及代币是否具有实质用途。同时,对那些承诺“暴利回报”或缺乏明确目标的项目要格外警惕,以降低陷入骗局的可能性。

尽管各国监管机构正在加紧审查加密市场,以应对这些挑战,但由于加密货币本身具有高度去中心化与全球流通的特点,实际执法仍面临较大难度。因此,投资者必须保持高度警惕,持续学习并获取信息,才能更安全地在迷因币这一复杂多变的市场中进行交易。

市场操纵与拉盘砸盘(Pump and Dump)行为

迷因币尤其容易受到市场操纵的影响,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拉盘砸盘”(pump-and-dump)操作。在这种模式下,操盘者通过协同买入和有组织的宣传手段,刻意拉高代币价格,制造出市场需求旺盛的假象。一旦价格飙升并吸引了毫无戒心的投资者入场,这些操盘者便会抛售所持代币,导致价格暴跌,最终使后进入的投资者遭受重大损失。这种手法正是利用了迷因币市场中普遍存在的投机情绪。

“刷单交易”(wash trading)也是另一种常见的操纵手段,广泛影响着迷因币市场。所谓刷单交易,是指某一主体在市场上同时买入并卖出同一资产,从而制造虚假的交易量。这种行为会误导投资者,以为该代币流动性高、人气旺,从而在误判的基础上入场。例如,Gotbit 创始人 Aleksei Andriunin 曾因参与刷单交易操纵代币交易量,并试图借此获取主流交易所上线机会,被控市场操纵与电信诈骗罪名,并最终认罪。

内幕交易同样是迷因币市场中的一大风险。有些人掌握即将发生的项目上线或合作信息,可能会提前进行有利交易,严重破坏市场的公平性,使普通投资者处于劣势。加密货币市场本身的去中心化与缺乏透明度,让此类行为更难被识别和追责。

像 Pump.Fun 这类平台也因涉嫌助长操纵行为而备受审视。该平台于 2024 年 1 月上线,允许用户轻松创建和交易迷因币。然而,其平台机制曾被批评为可能助长“拉盘砸盘”等短期投机行为。针对 Pump.Fun 的一项集体诉讼指控其为未注册证券发行方,且对迷因币交易相关风险存在误导性宣传。

在这些平台上,大量低质量或毫无实际价值的代币被快速创建和推广,导致整个市场充斥着难以辨别的投机项目。这种环境为操控行为提供了温床,也使投资者难以进行全面的尽调,从而暴露在更高的财务风险之中。

监管机构正逐步加强对这些操纵行为的打击力度。美国司法部(DOJ)与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已对多家涉嫌刷单交易及其他操纵行为的机构展开调查,并明确将此类活动视为阻碍数字资产合法化发展的主要障碍。

因此,投资者应时刻保持警觉,对那些价格和交易量突然飙升、缺乏合理解释的代币保持高度怀疑。投资前应深入研究项目的基本面、了解开发团队背景,并警惕那些在社交媒体上被过度宣传的项目,这些都是降低被操纵行为伤害的关键。

迷因币如何在瞬间失去全部价值

迷因币本身波动性极高,常常在极短时间内出现剧烈贬值,甚至一夜之间变得一文不值。这类现象通常源于投机交易、缺乏实际用途以及对市场情绪的高度依赖等多种因素的叠加。

名人背书或热点事件往往会短时间内推动价格暴涨,随后又引发剧烈下跌。例如与美国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相关联的 $TRUMP 代币,在上线初期市值迅速飙升至 140 亿美元。然而,这种涨势非常短暂,之后代币价值从历史高点暴跌了 85%。

技术层面的漏洞也可能导致价值瞬间归零。例如 Four.Meme 平台就曾因流动性机制存在缺陷而遭遇多次攻击。黑客利用这些漏洞绕过转账限制,操控流动性池中的价格,最终造成投资者遭受重大损失。

迷因币创建与推广的门槛极低,也进一步加剧了其价格不稳定的特性。像 Pump.Fun 这样的工具让数百万个迷因币得以快速上线,其中大多数缺乏真正的开发支持或实际应用价值。市场因此被大量高度投机、极易贬值的代币所淹没。

此外,投资者还可能因代币创始人的行为而遭遇损失。在某些项目中,开发者持有大量代币供应,这不仅引发市场操控的担忧,也带来明显的利益冲突。例如 $TRUMP 代币的创始团队就掌握了 80% 的代币总量,引发了支持者对财务风险的严重担忧。

由于迷因币市场缺乏监管和监督,这些风险进一步加剧。在没有明确的指导方针和投资者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市场容易受到操纵行为和突然崩盘的影响。这种环境凸显了开展尽职调查和采取谨慎投资策略的重要性。

亮点

  • 迷因币中”地毯式跑路”频繁发生,开发者抽走流动性后直接放弃项目。
  • 刷单交易与内幕操作扭曲了交易量与价格信号,误导新入场投资者。
  • 像 Pump.fun 这样的平台被指与市场操纵有关,并面临法律审查。
  • 迷因币可能因开发者抛售、技术漏洞或市场情绪转变而在一夜之间暴跌。
  • 迷因币市场基本处于无监管状态,投资者常面临高频率的诈骗风险。
Pernyataan Formal
* Investasi Kripto melibatkan risiko besar. Lanjutkan dengan hati-hati. Kursus ini tidak dimaksudkan sebagai nasihat investasi.
* Kursus ini dibuat oleh penulis yang telah bergabung dengan Gate Learn. Setiap opini yang dibagikan oleh penulis tidak mewakili Gate Learn.